Google
 

April 20, 2008

小火炬

幾年前,奇摩交友當紅,在台灣的朋友或是從台灣來的朋友都在玩奇摩交友,於是我也弄了一個,在個人資料裡可以填寫就學經驗,從幼稚園到研究所都可以寫,我都沒填。奇摩交友的年代裡,我一個新朋友都沒結交到,因為我本來就不是很能接受"網友"這種東西,即使常常親耳聽到成功的案例,但是個性使然,我就是沒辦法好好的想像陌生人可以是好人,所以奇摩交友變成跟舊朋友的聯繫管道,沒多久我玩膩了就把帳號停掉。
現在,FaceBook 當紅,我也弄了一個帳號,基本上是我得知 tango 消息和散佈在美國各地的朋友的"喔,原來他現在長這樣"的寒喧管道,也不是認識新朋友的方式。怎麼說呢,我可以很會 party,但是我比較喜歡面對面的 party。

例如一個國中畢業後不久就移民加拿大國中同學山姆王,上一次我見到他是五年前,再之前就是十五歲的國中同學會吧。非常舊的朋友,目前當然是非常的不熟。
他當然也在 FaceBook 上,之前他也在奇摩交友。
重點是無論在哪裡,他們放不下小火炬。尤其是男生,國中男同學們在不同的線上社群都一定會告訴大家他們是小火炬。
我當然沒忘小火炬,但是我一畢業就放下了。
我也忘不了綠制服,一畢業我也就不提了。

李校長剛上任的時候,我還有去她辦公室跟他打招呼,我忘了為什麼去,我只記得我是跟 Gina 去的。
她改制服,改校徽,還設計不同的勵志書籤,其中一句勵志嘉言就是要我們像小火炬一樣發光發熱。
後來她改校舍,改成現在這樣一個完全沒有我回憶的校園,漂漂亮亮的坐在敦南誠品正對面,每次經過都不會想要往裡面看,反正怎麼看都不會看到那個有我年少身影的操場和司令台。
小火炬這件事情卻是莫名其妙的一直在海外發光發熱,因為我有一半以上的國中同學或是同屆的同學(一個年級也才七班)都曾經來美加,或是現在還在美加。
如果提起,就會被拉進一個小小的框框裡。

同樣的道理,有很多穿綠制服的人,在大學畢業後也到美加,雖然一個年級有二十幾班,但是我當初的確認識了很多臉孔(名字是絕對想不起來的)。如果提起,也會被拉進一個小小的框框裡。

台灣人就是一個小小的框框。
為了不被拉進小框框裡,我也一直跟台灣學生不熟。

所以目前我最喜歡提起的就學經驗大概就是陽明大學,因為陽明大學的出國風氣遠遠在北一女和復興國中之下,沒有框框。
沒有框框的意思,就是沒有八卦,沒有 "ㄟ,你知道那個誰誰誰嗎?"
"不知道耶,因為我不是台大的。" 台大的出國風氣大概跟復興國中差不多吧。於是謠言就這樣的止於智者我這裡了。

愛校這種美德就好像孝順這兩個字一樣給我感覺: 不能理解。
我絶對尊敬母校,但是愛校就說不上了。
我孝順阿嬤嗎? 我尊敬她,但是愛她真的是說不上呀。

我喜歡我的國中生涯,我的人格和個性是那時候定調的。但是我沒有辦法說我是小火炬。
高中很一般,即使我人前榮耀,但是我過得不是很開心,不開心跟學校沒有直接的關係,而那件制服給了我一個莫名的標籤,我沒有辦法說我以它為榮。
大學時,我很順利的體驗了所有我能想像最棒的四年,但是我不能說我愛陽明。
承認我從哪個學校畢業的,跟愛不愛校真的很難有關係吧。求學過程值不值得回憶也跟學校本身似乎也很難有關係,是我的遇到老師和同學造就我的愛與恨,但是依然跟愛不愛校沒有關係。
就像是孝順這個概念是很沒有道理的一樣。我回饋我感受到的,我愛麻媽,因為我感受也接受她對我的愛。如果她是很豬頭的媽媽,不理我又不餵我又不聽我說話也不讓我思考,她說一萬遍她愛我,我也不會愛她。

所以我不會加入 FaceBook 上的小火炬社群,不代表我不懷念國中那三年的美好。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我也不會在足球季把臉塗的藍藍的到街上亂跑,或仇視紅色球衣。我又不是學校的產物;我跟學校之間頂多只能算是互惠關係吧?

所以看那些三十五年後還保留終身會員證,而且引以為傲的 Nittany Lions,我的想法是:Come on, turn the page and GROW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