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ugust 22, 2014

健康自己保

來美國滿十二年了, 住過三個州, 搬過六次家, 每搬一次家就重新復習我的個人美國史.
看病記錄是最寫實的, 翻閱這十幾年來的病史, 我小小的安慰自己有在照顧自己.

今年我第一次去找一個家庭醫師做徹底的生理檢查 (physcial exam), 也就是台灣說的體檢.
而且從此之後, 我有醫生了. 在美國, 如果你去看專科醫生, 你都會被問 "Who is your primary physician?“  這是在台灣生活沒有的經驗, 在美國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醫生. 現在我有囉. 既然我三十多歲才有自己的醫生, 我必須要他認識我, 所以我帶著我所有的病史去看他.
把自豪的資料整理能力, 用在病史上就用器官症狀分類, 按照時間順序排好. 在台灣做過的手術就寫在 google drive 裡, 醫生的每一個問題我都有完整的答案.

今天我本來要去做一項追蹤檢查的 procedure (中文怎麼說?), 因為是侵略性的, 所以我給自己心理建設了一下... 但是還是不是很開心. 我帶著我的相關病史, 想說可以給專科醫生一個依據在哪裡下針. 結果好在我整理的多年病史說服了醫生, 我四年前做過了一樣的 procedure, 現在不用在同一個部位再做一次. 即使做了, 結果不大可能有變化. 我鬆了一口氣, 除了省了一筆錢, 我省了擔心. 我的痛覺太敏銳...  

我在兩個月之內去看完所有該做的檢查: 體檢, 皮膚科, 眼科, 牙科, 婦科, 還有所有相關的追蹤檢查. 應該是把我今年可以用的醫療資源都用完了...
 
知道自己健不健康是很踏實的事情, 像是在收集自我肯定的數據, 也是在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身體. 要好好活在當下的前提是要健康的活在當下 :)  共勉之